古法造纸、中国风创意手绘、云视课堂,适合终身学习的优质课程目不暇接

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上海将以更开放、均衡、优质的终身教育服务,满足市民对“上好学”的高品质学习追求,构建更加贴近的多层级教育网络,提升综合素质。

徐汇区漕河泾社区学校男子舞蹈学习团队表演为庆祝十九大的胜利召开精心准备的舞蹈《康巴礼赞》。他们平均年龄65岁,是一群喜爱舞蹈、热爱学习的“老顽童”。

当传统文化结合时代特色发挥魅力时,申城市民被传统文化内涵深深吸引;当学习插上技术的翅膀,知识早已突破地域限制的围墙,浸润到每个想要学习的市民心中……今天(10月28日),上海市第13届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启动,先进技术带来的学习变革和最具特色的主题展示令人目不暇接。

徐汇区古法造纸展示台前,五颜六色的纸灯笼,每一页带着花瓣的小本子,引来许多小朋友驻足观看。“将处理后的构树皮打成纸浆,加入仙人掌制作的粘合剂充分搅拌,再用细竹帘捞纸,你看是不是已经形成一个纸膜,还可以放些新鲜花瓣,是不是更漂亮了?”凌云街道社区学院周老师边说边向围观的小朋友演示古法造纸的步骤。

古法造纸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2006年入选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比起传统造纸,古法造纸没有污染,用的粘合剂都是仙人掌的汁。周老师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展示台展示的作品都是古法造纸制作的,有些还是参加社区学校活动成员的作品。该项学习活动一经推出,非常受欢迎,许多家庭虽然住得远,但还是会带着孩子来社区学校感受一番。造纸过程中,不仅让孩子了解复杂的纸张制作程序,学习节约用纸,增强环保意识,互动学习还能加强亲子关系。

(上海市2017年百姓学习之星”获奖者们分享学习心得)

浦东新区的中国风创意手绘走出国门,让外国人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刘老师是我们东明路街道社区学校的学员,他曾在交警大队工作,这种不搭的气质很难想象他能在绘画上如此专注、细致,很多精细的作品都出自他的画笔。他侄女在美国结婚时,他手绘了100多把扇子送给外国友人,令老外赞叹不已。”东明路街道社区学校蔡校长说,中国风的扇子在国外大受欢迎,传统文化已经走向世界。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学员能结交良师益友,把好的学习气氛传递给他人。

技术的结合让文化传播没有了地域限制,打开学校的围墙让居民随时随地可以借助电子设备和网络在线学习。长宁区社区教育云视课堂,运用“互联网+”的学习理念,结合云计算和视频会议技术打造长宁市民数字化学习新模式。市民通过在线加入的形式,进入云视课堂参与学习,还能与老师即时互动。“云视课堂的辐射面广,只要有电子设备和网络,居民足不出户,随时享受最优质的教学服务。”长宁区社区学校有关负责人说。

今天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的展示,由红色文化、科普教育、文化艺术、创意手工、智慧生活、海派文化、服饰文化、陶艺创作等八大市级终身学习体验基地,通过体验项目、体验活动、体验课程、网上体验项目进行现场展示体验,每个区还纷纷拿出最具区域特色的主题展示项目。

(徐汇区凌云社区“艺术家庭日”和居委优秀学习团队成员展示学习成果)

自1999年上海启动创建学习型城市以来,已经过近20年的建设历程。上海终身教育事业全面进入新时代,市民的终身学习需求日益旺盛,从“要我学”发展为“我要学”的学习渴望。主办方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与终身教育促进委员会办公室表示,为了更好满足市民对“上好学”的高品质学习追求,需要终身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内涵建设,突出特色亮点,提升均衡、优质的教育服务品质,加强重心下移,构建更加贴近市民的多层级教育网络。上海将以更开放、均衡、优质的终身教育服务,提升市民综合素质。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上海市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逐步进入高校、企业,今年上海开放大学首次参与承办上海市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开幕式,畅通高校积极参与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通道。据悉,上海市第14届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开幕式明年将由华东师范大学承办。

题图来源:李茂君
摄栏目主编:徐瑞哲
图片编辑:苏唯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日志(2)